学校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英国立博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枣庄学院援疆国语支教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疏勒县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9-01-10 浏览量:

    1月7日,枣庄学院援疆国语支教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疏勒县东营第二希望小学会议室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曹胜强,党委委员、副校长明清河,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喀什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邓泽宇,喀什地区教育局师资培训管理中心副主任巴哈尔·古力,东营市援疆工作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疏勒县委副书记曹永湖,东营市援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疏勒县委常委、副县长杨凯,疏勒县教育局双语教学办公室主任王润,枣庄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各受援学校领导和援疆支教团全体师生参加会议,大会由明清河主持。

    会上,巴哈尔·古力宣读了表彰决定,英国立博:4名带队教师和202国语支教学生分别被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喀什地区教育局评为支教优秀带队教师和支教优秀大学生。查明和闫敏分别代表支教教师和学生发言,邓泽宇和王润分别代表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和疏勒县教育局讲话。

    王润指出,枣庄学院206名师生来喀什疏勒县支教,有效地缓解了当地国语师资不足的现状,是“雪中送碳”,支教师生用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给疏勒县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邓泽宇高度赞扬援疆实习支教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支教团怀着一份家国情怀,带着一颗爱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奉献边疆,切实增强了当地的国语教学力量,有效地助推了国语教学改革,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了山东力量,充分体现了枣庄学院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精神。同时,支教团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扎实开展支教工作,打造了枣庄学院援疆支教工作的特色与亮点,做成了支教精品工程。

    曹胜强作总结讲话。他指出,4名带队教师和202名支教学生,以心系国家、服务人民的理想,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扎实有力的工作态度,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有利地助推了当地国语教学改革,受到了普遍赞誉和一致好评。202名支教学生分布在疏勒县16所学校,其中县城内8所,巴仁乡学校8所,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共教授264个班级,所教学生数多达12600余人,周课时共计2875课时,30名学生兼任班主任,指导学生社团8个。同学们在上课之外,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组建校内合唱团、篮球队等兴趣社团,参与校内图书档案整理、墙绘宣传制作等工作。支教团成员以实际行动实现了“三个践行”和“三个增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了“兼爱 尚贤 博物 戴行”的校训,践行了人民教师的园丁精神,增强了政治素质,增强了思想觉悟,增强了职业本领,生动诠释了英国立博: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展现了枣庄学院学子的风采,提高了枣庄学院的美誉度,人民日报、山东电视台、疏勒电视台记者都对支教团工作进行了专访。4名带队教师不辞辛劳,敢于担当,及时解决学生在支教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有效完成对支教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支教团的内涵建设,丰富支教业余生活,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支教管理模式,让202名支教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业务能力强,深受领导喜爱、学生欢迎的优秀人民教师。

    曹胜强要求全体支教师生不忘初心,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要发扬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继续做弘扬援疆精神的践行者;二要忠于党的事业,拥护党的领导,继续做维护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情感的参与者与贡献者;三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者和弄潮儿。

    曹胜强一行在抵达喀什的第一时间听取了援疆支教团的工作汇报。在疆期间,曹胜强等还深入全部16所受援学校和支教住宿公寓看望支教师生,与支教师生进行深入交谈,详细了解支教师生的工作、生活情况。

    根据计划安排,英国立博:206名援疆国语支教师生将于1月13日载誉归来。

    (文图/教务处 编辑/邵清清 王皓 审核/张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