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英国立博:在线教学授课情况为:开课数377门,656门次;授课教师656人次,授课班级数495个,学生在线学习数31789人次,学生到课率98.68%。
本期我们将分享生命科学学院韩庆香老师老师采用“慕课视频教学+慕课堂课堂管理+钉钉直播和微信答疑”教学模式开展线上教学的典型做法:在线教学过程中,遵循OBE理念,以学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采用直播(在线翻转课堂)精讲、在线测试、课后辅导等来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各院(部)的开课数、开课门次、班级数、教师数(人次)、学生数(人次)和学生上课率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 各院(部)5月28日线上开课数分布图
图2. 各院(部)5月28日线上开课数(门次)分布图
图3. 各院(部)5月28日线上开课班级数分布图
图4.各院(部)5月28日线上授课教师数(人次)分布图
图5. 各院(部)5月28日线上授课学生数(人次)分布图
图6. 各院(部)5月28日线上学生上课率分布图
本期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遵循“OBE”理念,采用多元精巧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由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学院分别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方案,扎实推进线上教学。《植物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必修课程,其内容和方法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形成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植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念,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韩庆香老师作为《植物学》课程主讲教师之一,同教研室老师们多次探讨交流,搭建了“雨课堂+腾讯会议+MOOC+”的多元化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贯穿“课前导学、平台督学;课堂签到、直播授课;在线测试、翻转课堂;课后辅导、课外实践;效果反馈、整改完善”全链条环节,达成“即时互动讨论,提升教学的实效性”的共识。
一、课前导学、平台督学
在学校提供的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中,选择了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姚家玲教授的《植物学》创建了异步SPOC课程。借助优秀的线上资源,让学生们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程采用“雨课堂+ MOOC”平台已有课程督学、导学、进行学情数据管理。
二、课堂签到、直播授课
由于《植物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每次上课之前,韩老师都会精心准备上课用的各种植物材料等,以便同学们更直观的理解相关知识点。同时,老师会提前在雨课堂及QQ群中上传预习课件,发布学习任务,为开课做好准备。课中使用签到、屏幕分享(全屏投射课件)、语音同步、师生问答、随机点名、留言反馈等功能,与学生进行连麦答题互动、留言互动,确保学生的课堂关注力,活跃课堂气氛,尽力实现完全线上进行的混合式教学达到线下课堂的教学效果。为了给《植物学》的课程积累素材,每天都会到校园里寻找植物的分门别类的特征,进行拍照,添加到课件中,如棕榈、银杏的雌雄株的差别。
三、在线测试、翻转课堂
授课结束后将相应章节测试题等资料发布到雨课堂的学习资源库,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与效率。另外通过“翻转课堂”形式,让学生们在课前通过老师每周的预习教学视频,完成植物认知的学习,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所观察到的植物种类。通过课堂上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活动促成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课后辅导、课外实践
进一步深化课后辅导答疑和考核方案修订等工作,实现“线下课堂”到“线上课堂”的迁移和融合。同时,为了让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一样生动有趣,保障教学质量“等效实质”,每节课都会布置任务让同学们走入春光,驻足而立,利用“花伴侣”app进行植物识别,结合专业知识为每一株花草寻找属于自己的“铭牌”,去认识缤纷而美丽的植物世界。
五、效果反馈、整改完善
课后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了解教学效果并主动调整教学方案。学生整体反应学习效果较好,对教学效果还比较满意。线上教学授课过程中,韩老师发现对于有些自律性不强的学生,线上学习效果欠佳,个别同学课堂注意力较散。因此在日后的线上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英国立博添加互动讨论,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知识投影入生活和自然里,使学生更容易、更主动理解专业知识。
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爱,疫情难阻求学路,师生共盼雨天晴。希望返校后的学子们能激情满怀,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从抗“疫”中汲取奋进的力量,砥砺青春,不负韶华,真正去书写“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魅力篇章。
(文图/教务处 编辑/葛晓霞 审核/张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