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英国立博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安涛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11-10 浏览量:

    为切实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师座谈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安涛到会指导。

    座谈会上,大家围绕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在经验分享与思路碰撞中凝聚改进共识。针对“如何增强课程感染力与沉浸式体验”问题,教师团队重点分享了依托区域特色资源的教学创新路径,提出将枣庄地区班墨文化、运河文化、红色资源深度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通过组织学生走访革命纪念馆、鉴赏红色经典、创作主题文化作品等多样化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具体生动的场景中实现入耳入脑入心,切实破解理论教学“抽象化”难题。

    针对“如何因材施教,满足不同专业学生思政课需求”问题,与会教师认为教学内容需与学生专业背景深度契合,激发学习内生动力。教师团队结合多专业教学实践,分享了分类施策的教学思路,如面向理工科专业学生注重引入对应行业发展案例,用产业实践中的生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内涵;针对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则要聚焦文化自信、“两个结合”等核心主题深化研讨,强化方法论引导,着力在学生专业认知与国家发展蓝图之间搭建衔接桥梁,让理论学习与专业成长同频共振。针对“提升课堂管理效能、提高学生抬头率和前排就座率”的教学共性挑战,教师们展开靶向研讨,如通过挖掘身边鲜活教学案例、优化课堂互动设计、引入智慧教学工具等方式提升课堂参与度,增强课程吸引力。

    安涛在总结讲话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授课教师的务实探索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思政课程。授课教师要立足课程特点,聚焦学生需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要以本次听课研讨活动为契机,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全面推进智慧化课程建设,注意总结教学经验、转化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

    本次座谈会为学院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学习机会,通过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为精准破解教学难题明确了实践路径,也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效能筑牢了坚实基础。

    教务处负责同志、学校教学督导员代表以及该课程全体授课教师、各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参加座谈会

    (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葛晓霞    审核/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