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立博:生命科学学院申恒伦博士与山东省生态学会刘大胜研究员等合作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Nature第626期Correspondence专栏,发表了题为“Train young scientists in taxonomy to help solve the biodiversity crisis”(《培养年轻的分类学科学家,帮助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文章。刘大胜研究员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英国立博:作为发表者单位荣列其中。
众所周知,物种灭绝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而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将为应对这场危机提供基础性支持。然而,作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管理基础的分类学专业经验长期趋于下降。为转变这种不利局面,作者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大学教育中,扭转分类学相关知识课程学分减少的趋势;将新的技术和方法,比如数字和虚拟标本库、野生动物相机捕捉和环境DNA分析等在大学教育中应与传统经典方法有效结合;邀请受过专业训练的民间科学家和当地居民加入,这将使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得以蓬勃发展。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促进生物多样性评估,利用大数据训练下开发的基于植物形态或动物声音的识别引擎可用于物种的鉴定。这些创新举措可以弥补现有差距,有助于实现联合国203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
(文图/研究生处、科技处 编辑/葛晓霞 审核/张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