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直通车

审核评估·直通车

【审核评估·直通车】健康管理学院院长王海峰:追求卓越,强技康民,向着健康管理教育教学高地不断迈进

发布时间:2024-10-14 浏览量:


编者按: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2024年下半年,学校将接受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这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也是总结办学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的良好契机,更是凝心聚力、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抓好本科评估氛围营造,展示各单位、部门的工作进程与动态,凝练各单位、部门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分享各单位、部门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经验与做法,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标,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党委宣传部策划推出【审核评估·直通车】系列访谈。

本期专访健康管理学院院长王海峰。

记者:王院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学院的总体情况?

王海峰:2023年12月,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名为健康管理学院。学院秉承“崇德笃行、强技康民”的院训,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工作,稳步发展,常抓不懈,积淀深厚、历久弥新,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学院目前共有3个专业,包括2个本科专业(行政管理与健康服务与管理),1个专科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立足“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工程化”的办学定位,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围绕山东省“十强”产业和枣庄“6+3”现代产业体系,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着力打造与地方产业体系“门当户对”的学科专业体系,探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师资力量方面,学院目前有21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1人。目前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1人,教育部新农科建设专家与研究实施组成员1人、教育部产教合作协同育人专家组(2021-2024)专家1人、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专家组专家1人,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6人。近年来,学院公开发表了4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10余部著作与教材。在科研项目方面,教育部、国家民委、山东省社科规划等近20项重要课题获得立项,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学院的科研实力,也为我国健康产业的进步贡献了智慧与力量。健康管理学院正以稳健的步伐,向着成为国内健康管理教育与科研高地不断迈进。

记者:学院的学科建设规划能否介绍一下?

王海峰:在学科建设方面,健康管理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良好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健康管理人才。目前,学院已拥有专业不仅涵盖了健康管理的多个领域,还紧密贴合了当前社会对健康人才的需求。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在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积极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健康工程的产业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形成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通用教育与分类培养相结合、管理学医学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学院将融合化构建健康产业研究平台,国际化高端化引育健康产业人才,继续深化学科内涵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健康管理学科体系。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培养“健康+”师资队伍。根据“健康+”人才培养需要,在现有优势学科专业基础上,国际化、高端化集聚一批在健康管理、国家适老化改造等领域有影响的健康产业人才,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形成高水平科研成果,将产业技术发展成果、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使科研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教学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

记者:如何培养学生,如何培养好,这是很多院长思考的问题,您是怎么做的?

王海峰:培育出卓越且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每位教育者的根本职责与使命。学院聚焦健康产业链和岗位需求,依托现有健康管理与服务、行政管理、智慧养老三个专业,凝练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培养本专科多层次的、热爱并愿意积极投身康养产业、能够胜任健康服务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学院实施“五四三二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职业发展课程、创新创业课程、集中实践课程的五位一体课程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职前与职后的四径贯通育人途径;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协同育人机制;在夯实理论教学育人主渠道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实现 “双驱”有效对接;始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主线。

未来,学院将继续围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三全育人”路径,坚持五育并举,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实践。立足学院实际,以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实现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更高质量发展。加强课程建设,争取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健康“1+N”模式。按照校地协同、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理念,围绕一体化、产业化、资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思路,明确“特色健康”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把健康产业的先进技术元素、工艺元素和科学管理融入课程,把健康行业优秀文化和发展要求融入课程。继续推动“新学工”建设,健全和完善“三全育人”机制,着力提高学生“1+X”证书(如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老年康体指导师、失智老年人照护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照护师等)通过率、考研率和就业率。激发学生参加学术、学科竞赛热情,提高获奖率,增加获奖人次。打造优势创新竞赛项目品牌,不断争取佳绩。期待在“互联网+”、“挑战杯”和大学生SRT项目等比赛中取得新的突破。

具体举措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课程设计层面,学院秉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精心构建课程体系,旨在使学生既能掌握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入丰富的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

其次,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素养,学院引进了前沿的实验器材,这些器材覆盖了健康监测、数据分析、健康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并具备高度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特性。在此基础上,学院建立了健康管理学院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设备先进、环境优良的实践平台。学生通过亲身操作这些高端设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从而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不断提升其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

最后,职业规划与指导对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学院开设了系统的职业规划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升就业竞争力。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发展支持,包括行业专家讲座、一对一职业咨询、顶岗实习等,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参加课题,发表论文、毕业设计、创新创业等,以助力其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贡献健康力量。

记者:审核评估工作对于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可以说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助推器”。对此,您怎么看呢?

王海峰:审核评估工作在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不仅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学院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途径。在专业建设中,学院始终将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而审核评估正是检验学院教学成果、发现不足并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审核评估不仅是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对学院办学实力、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潜力的一次深度剖析。通过严格的审核评估,学院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院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师资队伍、学生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与短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推动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同时,审核评估工作也为学院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因此,健康管理学院对审核评估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深刻认识到其在推动学院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将其作为促进学院教育质量提升与内涵式发展的宝贵契机。学院以此次审核评估为契机,在评估过程中借鉴其他学院的先进经验,吸收他们的优秀做法,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记者:学院围绕评建工作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王海峰:对于评建工作,学院给予了高度重视。

首先,为确保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与高效推进,学院迅速成立了评建督导小组,该小组将全面监督指导评建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其次,注重宣传动员,通过召开评建工作会议,深入研讨本次评建工作,明确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学院细化了工作方案,明确了时间节点和阶段性任务,确保评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再次,在材料准备方面,学院严格按照教务处等部门的要求,按时保质完成各相关材料的整理工作。学院建立了材料审核机制,确保评估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最后,学院还特别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基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指导思想和“OBE”理念,学院督促全体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和自身综合素养。学院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开展了课程分析、试讲和集体备课等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学院严格执行督导听课制度,通过听课、评课和教学反馈环节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记者/李申磊  编导/徐海波)